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考察时曾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三江源是青海省植被覆盖最高的地方之一,不仅海拔高,冰川多,森林覆盖面积广泛,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但由于这些年气侯变暖,冰川消融,加上以前滥采滥挖的原因,使得气侯在演变过程中,一方面使黄河长江澜沧江水位上涨,另一方面使三江源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我们最为熟知的冬虫夏草,在我国是二级保护物种,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主要是生长在青藏高原3000m—5000m的海拔,产量有限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一个警告。“今年本应是冬虫夏草的大年,但是今年比去年产量降了20%,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不到30年冬虫夏草可能就会绝迹,就会离开我们。”青海冬虫夏草协会会长忧心的说道。
青海省是世界上最大的虫草产地,也是联合国组织确定的世界冬虫夏草产地,更是中国冬虫夏草建立保护标志的产出单位。青海省有72万平方公里,有66万平方公里生长冬虫夏草,对生活在青藏高原多民族地区的农牧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据统计,青海全省有超过60万农牧民主要收入是依靠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全省的社会安定。而且冬虫夏草的价格自2003年非典以后价格飞速增长,一公斤可以达到七十万,堪称天价。 为什么冬虫夏草的价格越来越贵,居高不下呢?据了解,市场上每根新鲜虫草的成本是25元钱,最低的20元钱,但冬虫夏草它是一个特殊的产品,难以保管,它不存在囤积现象,其保存和运输的成本也是较大的。
一个物种的消失对一个国家一个产业非常大的损失,一种基因可以慢慢成长为一个产业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生物物种的消失和我们对生物物种的利用有很大的关系,苁蓉很难找到了,野生的三七也很难找到了,可要是我们在生物保护中,需要利用科技创新寻找天然产品的替代产品,通过人工的培育减少对于野生种类的压力,从成效上面接近它的作用,这就是非常好的产业。关于冬虫夏草的工厂化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就分离出“冬虫夏草菌”并得到1g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又经过近20年的论证、探索和应用确定了“中国被毛孢菌”为冬虫夏草菌的唯一菌种,所以像这种用中国被毛孢菌生产的发酵冬虫夏草菌粉的疗效是可以完全替代天然冬虫夏草的。它采用液体培养,利用菌丝发酵,可以促进菌物生长、提高菌丝粉产量,不仅不会有污染,而且还可以确保它的成分能够跟天然冬虫夏草一致,与天然冬虫夏草比对其DNA图谱相似度高达97%。
而菌丝深层液体培养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去野外挖一根鲜活野生冬虫夏草,再将其菌种分离出来进行标准化产业化生产,那么一条虫草就可以有更多的产出。这对三江源藏区的自然生态是一个很大的保护,也是对自然资源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如果再把冬虫夏草应用到食品上,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而且价格也会下来。也能使原始采挖冬虫夏草的农牧民,转变为冬虫夏草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工人,使藏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组织管理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态环保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更好的从管理和科学运用上做好,那么将对青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我国能从国家层面出台更多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官员也要有这样一种意识,要有一种担当精神,敢于创造,敢于冒风险,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研究推进。企业方面,应打破过去各自为大的局面,从联盟的角度做一个共同的基础研发平台,推动行业技术的尽快创新。新闻媒体方面,应发挥媒体的作用,替科学家和企业哆哆呼吁,争取早日实现冬虫夏草产业的标准化,推动藏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