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冠华 王剑 赵欣茹 张宇 来自公号:王剑的角度
一、研究意义:
温州是中国经济缩影从某种方面来看,温州是中国经济的缩影,甚至是提前演绎。一方面,两者均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困难、产业空心化的难题。另一方面,温州在过度信贷后遭遇债务危机,目前市场对全国仍有债务担忧。不过由于温州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信用风险快速出清,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均承担了前期信用泡沫的苦果,但出清后形势趋于平稳。我们相信温州这个样本能给全国经济一些启示。
二、背景介绍:过度信贷乃祸之本源
1、温州经济的特征:
民营经济,小微经济温州经济具有民营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占比较多的特征。温州地区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对经济干涉少。从工业数据来看,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不足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工业增加值仅2000余万元。高度市场化下的温州经济充满活力,改革开放后成就了传奇的“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模式,民间投资活跃,民营经济发达并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温州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阶段,2002-2007年间,温州GDP同比增速大约高于全国2-4pc。
民营经济占主导的局面也有如下劣势:—政府缺位。公共投资不足,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看得见的手”未能发挥应有的市场调节作用。—高房价影响城市竞争力。藏富于民,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导致市中心房价较高,住房均价最高时候可达4万元,接近一线城市房价水平,这对人才流入起到抑制作用,影响实体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进程。—企业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封闭、排外,科技投入不足,经营不透明,离现代公司治理尚有一定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扩张能力、融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掣肘企业发展壮大,因此也造成了温州当地企业很难做大。
2、信用危机的过程:
吹起泡沫,刺破泡沫历史上的信贷危机都踏着同样的韵脚,温州也不例外,即吹起泡沫,刺破泡沫。
① 2008-2011年,危机酝酿期。过度信贷。
2009年政府出台“4万亿”大规模刺激经济,大量资金流向了包括浙江在内的经济发达、信用较好地区。银行业过度竞争,为了完成信贷投放任务,银行不得不降低放贷标准,原先应用于农户领域的互保联保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蕴藏危机。
实业经济空心化。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利润远小于固定资产升值带来的利润,过度信贷使企业获得的借款超过主业所需,资金流向省内外的房地产、矿产等投机性领域,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短贷长用,期限错配。我国银行体系中,中长期贷款审批难度大,中小企业普遍以短期贷款替代长期贷款,到期申请续贷,将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中。一旦银根紧缩,蕴含巨大流动性风险。
民间借贷深度参与。短期贷款到期时,离新贷款发放有几个时间差,借款人往往先通过民间过桥借款来偿还贷款,然后再接着从银行贷出钱还给民间贷款人,从而产生繁荣的民间借贷。2011年二季度温州中心支行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参与规模首次超越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温州已有89%的家庭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② 2011-2014年,危机爆发期。
2010年和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和收缩银根使银行信贷投放趋于谨慎。2011年9月开始,以温州信泰集团等企业负责人跑路和少数企业老板跳楼为标志的温州市企业信用风险大面积爆发,之后以圈层的形式递进,逐步发展为以企业资金链断裂、信贷担保链困局为特征的区域性金融风险。2012-2013年,大量企业倒闭,民间借贷危机开始向金融机构蔓延。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从2011年6月末的0.36%激增至2014年4月末的4%以上,当地银行机构出现亏损,回吐往年利润。
三、新的变化:经济筑底,不良见顶
我们认为目前温州流动性危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进入筑底区间,逐步向好的态势基本确定。但危机后遗症仍在,经济尚未恢复元气。2015年下半年温州经济转好,但目前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尚需重建、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经济复苏并不强劲。
不良贷款双降,顶点或已经出现。温州近年新增贷款风险偏好低,多投向个人和政府,资产质量较好。由于温州小微经济占比高,且信贷期限短,随着时间推进,危机前投放的存量贷款风险暴露较为充分,银行积极处置。因此判断温州地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逐步转好。2015年不良双降,不良贷款余额291亿元,比年初下降9亿元,不良贷款率3.82%,比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
由于不良高企,银行信贷投放仍较为谨慎。温州地区2014年、2015年的新增信贷相当于2010年高峰时期的1/5、1/4,占全国新增信贷的比例从高峰时期1.3%下降到0.2%,这主要由于银行利润无法覆盖风险。2015年末温州地区不良率3.82%,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风险逐步释放更为干净后,惜贷现象才会改善。
银行大力处置不良贷款。2015年,温州市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405亿元,超过年初不良贷款余额。央行杭州中支的数据显示,浙江省2014、2015年前三季度处置不良贷款金额是2011年的6.6、6.1倍。
逃废债现象严重,信用体系严重受损。温州信用危机的背后是当地社会信用体系的崩塌,尤其是企业主为了保护私有财富,通过假破产、财产转移等手段逃避债务,使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受到了伤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温州重建信用体系尚需数年时间。 政府基建托举,但近年力度略有下滑。政府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对冲经济下滑,在4万亿大规模刺激时期,基建技改投资增速缓慢,基本保持在个位数增长。2011-2013年全年增速分别为62%、66%、32%(也有低基数因素),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支撑,弥补基建投入不足的短板,利于集聚经济要素。2014-2015年托举力度下降,基建技改投资同比增速均不到20%。
四、展望未来:
民间资本是成败关键温州最大的优势在于雄厚的民间资本,能否利用好这一优势是未来温州模式成败的关键。截止2016年2月末,温州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近9600亿元。温州在区位、人才、技术方面都无明显优势,做实体投资有一定天花板。此外,温州市场化程度高,体制优势依然十分明显
预计温州民间资本或有两条出路:预计个别优秀企业将率先进行技术升级转型,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但大批量中小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众多的资本可以从事资本投资,通过专业的资本管理机构,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和新兴产业投资,从“投机”向“投资”转变。
五、实体经济是本,绕不开转型升级
温州信贷危机给予中国经济的启示有如下五点:
① 警惕产业空心化,正确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虚拟经济的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一方面将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另一方面当泡沫破灭时将带来惨痛的后果。其中,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上升,使资本脱实就虚,是产业空心化的根本诱因,因此货币总量控制极为重要。
② 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出路。一方面,政府应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将科技与资本密切结合,发挥雄厚资本的优势,推动科技产业化、市场化。
③ 用合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在没有法律和监督的情况下,会蕴含巨大风险,常常伴随着高利、暴力等现象。需将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监督民间借贷行为,做好风险预先防范。
④ 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差异化道路上做文章。温州流动性危机的产生是由于金融过剩而不是金融短缺。银根宽松时金融机构在温州进行同质化的低效率放贷竞争,最终银根收紧时造成企业资金链和担保链的断裂。金融体制应当鼓励金融服务差异化,在鼓励创新金融上做文章,设计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
⑤ 全盘私有化不可取。片面推崇私企作用,不注重发挥政府和国企的主导作用,导致无法发挥大企业的集群优势、转型升级受阻、公共服务能力低下、宏观调控能力低下。温州危机表明经济全盘私有化不可取,政府之手应在合理边界内发挥一定调控作用。
六、投资建议
预计2016年银行资产质量仍面临较大压力,维持银行板块中性评级。但东部地区不良形势趋于缓和,推荐高弹性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 风险提示:资产质量恶化速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