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产业企业金融理财股票教育汽车文化房产时尚生活娱乐通信互联网IT明星综艺电影健康

督查+立法 民间投资重要抓手PPP料迎高峰

2016-05-27 09:04:38    来源:凤凰网    作者:风中的自由    浏览次数:

凤凰财经讯 中国民间投资在今年出现骤然反转,民间投资增速相较去年甚至“腰斩”,引发中央高度重视。PPP模式作为民间投资的重要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当下中央正在各地督查PPP情况,三季度发改委有望上交PPP立法草案。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下半年PPP项目将迎落地高峰。

一声令下,近日国务院、发改委共派15个督察组奔赴30个省、区、市开展督查,督查内容就是李克强总理近日反复提及的民间投资问题,其中PPP项目落地情况是调研重点之一。

PPP项目的运行模式为国家设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私人机构投资,并进行运营管理,其目的在于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投资建设。PPP模式在解决财政困难、活跃经济等方面有较大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不足,普遍受到发达国家政府的青睐。从全球区域看,英国、德国、美国等欧洲国家的PPP最为发达。

PPP模式为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投资提供了明确的途径,因此尤其在民间投资低迷的当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大力推进。

部委密集推动 PPP项目料迎落地高峰

2014年和2015年财政部陆续推出两批PPP项目。2014年底,财政部推出第一批PPP示范项目30个,总投资额为1800亿元。2015年9月,财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范项目206个,总投资达6589亿元,数量是第一批的近7倍,总投资额则是第一批的3.7倍。

5月13日,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财政部第三批PPP项目最将快于6月公布,预计至少6000亿投资额。

发改委、交通部日前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6年—2018年,拟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其中蕴藏巨大的PPP模式运作空间。

地方政府目前已经加紧行动。近日江西、云南、湖南、陕西等多个省市密集发布PPP项目,其中多个项目投资过亿。江西省向社会推介52个PPP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等领域,总投资881.3亿元;陕西省公布纳入全省PPP项目库的576个项目,总投资5837亿元;湖南省公布第三批省级PPP示范项目,总投资1713亿元;云南省公布了第一批42个省级PPP示范项目,总投资1907.22亿元,项目涉及交通、环保、水务、医疗、养老、教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8个领域。

从此次民间投资的督查规模也可窥见中央的重视程度。国务院与发改委全部派出督察组,发改委派出6个督查组分赴12个省、区、市,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分赴18个省、区、市开展督查,即共调查30个省、区、市,全国除了西藏全部覆盖。

另据发改委网站24日消息,发改委稽查办已经对安徽省PPP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稽查调研,包括召开未签约单位调研座谈会、实地抽查等内容。这意味着,PPP的国家专项稽查已经正式开启,重点指向PPP政策不完善、机制不科学、承诺不兑现等问题。

同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时强调,要积极探索PPP模式,通过完善回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管廊建设,有效避免城市路面动辄“开膛破肚”,消除“马路拉链”。

立法也在“跟上”。5月25日,发改委表示,牵头组织成立财政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等国务院11个部委参加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覆盖各相关行业领域的立法专家组,积极研究采纳代表建议,争取今年第三季度将立法草案上报国务院。

市场人士普遍预计,下半年PPP项目有望迎来一波落地高峰。此前就有分析人士表示,2015年可以视作PPP政策储备年、政策推广年,2016年应是PPP大规模实施的一年。

项目多而落地率低 当前PPP存在什么问题?

近两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PPP运行,已推出很多项目,然而落地效果不佳。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12日,目前各地政府已推出7835个PPP项目,总投资约8.8万亿元,上述PPP项目落地率仅约为21.7%。   

落地率低的原因,首先可以从国务院民间投资督查组反馈的结果中可见一斑。督查组发现当前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包括: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部分民企对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优惠政策获得感不强;民间投资存在“玻璃门”现象;企业审批事项偏多、周期偏长;一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设定门槛较高等。

目前一个普遍现状是,虽然许多PPP项目都由民间资本和国有企业共同参与竞争,但国有企业的中标率往往高于民间资本。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表示,现在很多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我们申请过很多PPP项目,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另外,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达阶段,亟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当前中国的PPP项目多以基础设施为主。而基建项目普遍具有投入规模较大、投资回报预期不确定的特点,这给吸引民间投资带来了挑战。

基建项目的顺利执行需大额度、长期限贷款作为支持,这对社会资本的融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民企在这方面资金成本较高。

此外,基础建设项目的盈利前景高度依赖政府核定的收费标准或财政补贴,民企难以建立起明确稳定的盈利预期。

“打个比方,现在修一座收费的大桥,项目完成后是规定一辆收5元钱还是10元钱,收10年还是15年?从盈利角度来说这个差别就非常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凤凰财经表示。

这也点出了中国当前PPP项目民企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来明确私人资本的权利,保护其利益。

此前专家和市场人士在PPP立法方面一直呼声较高,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建议加快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立法,将PPP上升到法律层面。发改委力争三季度将PPP立法草案上报国务院的表态正说明,PPP“有法可依”正驶入“快车道”。

鲁政委认为,中国当前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阶段,这个时期就决定着,往往政府不得不面临较高的违约风险,即使这种风险是不含带任何恶意成分及道德判断的。“比如车不多时,在一条河上修一座桥就可以,但是后来车辆越来越多,一座桥已经显得非常拥挤,政府就不得不修第二座桥,但是修了第二座桥就影响了第一座桥的收益。这完全源于城市发展人民的需要,然而政府相对于此前就属于违约。那么违约之后如何善后,这个很重要,PPP的法律中一定要明确政府违约后的处理问题。”鲁政委表示,诸如大桥如何收费、收费多久的问题,这种公共收费标准也必须明确下来写入法律条目。

“其实一个PPP项目就像一个公司上市一样,需要充分披露相关的背景信息、潜在风险等。”鲁政委表示,地方政府应披露长期建设规划、相应风险,当政府出现违约时如何进行补偿等。尽可能做到老百姓、政府、社会资本的行为都可预期,对风险、收益也都可预期。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爱看
网友热评
阅读排行
  • 第一产经网手机版二维码
  • 第一产经网微信公众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13号|网站许可证号: 蜀ICP备15020138号|Copyright 第一产经网(Www.Cnncee.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