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几轮地王无多大区别,国企和央企依旧是绝对主角。充裕而低廉的资金,给央企国企提供了无限弹药。
看来,“地王”在媒体头条的位置上是下不来了。当你还在大书特书“地王”被刷新的时候,或许一天之后,甚至几小时后,纪录就作古了。过去几年,媒体往往认为,一线城市“逢拍地、必地王”,现在二线城市也是如此。近日,一位开发商的朋友告诉笔者,囊中羞涩,东部二线城市的土地“招拍挂”,他们老板根本不敢参与。于是,他们就去中西部二线城市找机会,某市主管招商的主政者告诉他们,政府上下正在找地出让,不拍出一宗“地王”来,对不起城市名片。
中原地产报告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共出现155宗“三高”地王(高总价、高单价和高溢价),远高于2015年的95宗。其中,54宗地王的溢价率在100%以上,70%的地王诞生在二线城市。被称为楼市“国之标杆”的“新四小龙”——南京、苏州、合肥和厦门,成为今年地王出现最多的区域。仅仅4月以来,苏州、南京和合肥共出让50宗地,60%属于“三高”地王。与过去几轮地王无多大区别,国企和央企依旧是绝对主角。
地王和房价的关系,绝非鸡和蛋的关系,而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但蹊跷的是,近期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屡屡隔空喊话,态度非常明确,“必须遏制地方政府炒地、投机资本炒房之风”;去库存是要通过鼓励开发商降价,而不是鼓励开发商争当“地王”。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作为稳定国计民生的国企,缘何还要逆势频频造“地王”呢?
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稳增长”大敌当前,本该发挥中流砥柱“范儿”的央企国企们,却屡屡掉链子。1-4月份,国企利润同比下降7.8%,降幅较1-3月份回落了2.1个百分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营和民营企业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4月份的利润同比增长8.4%,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问题是,2015年和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和信贷投放的2/3倾向央企或国企。
显然,在决策层眼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央企国企们,有点“太扶不上墙”的意味。于是,量化业绩考核的“令箭”扔下去了。但目前,在国内小到一瓶矿泉水都产能过剩了,国企央企在本行业继续投资,利润赶不上债务增长,到头来还得挨骂。满眼望去,楼市是为数不多的有效资产,还能贡献可观的现金流,也符合国企央企“重当期业绩、轻投入产出”的经营观念。
就短期来看,比起投资基建项目,楼市的政绩要明显得多。于是,近期能源、基建等高负债率、现金流短缺的央企也纷纷进入房地产。当然,稳定楼市,就是稳定资产价格、稳定银行贷款质量、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和资本外逃。央企在土地市场上造“地王”,无疑是稳定资产价格的中坚力量。
充裕而低廉的资金,给央企国企提供了无限弹药。去年以来,开发商融资渠道开闸。2015年,房企发债占据债券市场60%的份额,龙头房企中期债券利率降至3%-4%,比5年期存款利率还要低。可见,银行在做“赔本”的生意。近日,有媒体统计,贷款和票据占据开发贷60%的份额。在融资地位上,中小开发商和龙头开发商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银行给予央企等龙头开发商的最优企业贷款基础利率(LPR),已低于融资成本,银行“倒贴”。
近期,在土地市场攻城略地的信达地产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国企,母公司为央企及金融企业,毫无疑问造就了其“地王杀手”的称号。2015年以来,信达地产通过公开招拍挂新增9宗地块,其中7宗是地王。在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刷新地王纪录的上海顾村地王争夺中,加价单位以“数十亿元”计算,开发商报价在第三轮就直接从14.4亿跳至30亿元,信达地产笑到最后。
(作者供职于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