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彩电业概念迭出,硝烟四起,关于电视技术未来的争论不绝于耳。其中,量子点电视风头强劲,一度形成刷屏之势,让人不禁遥想后LED时代技术革命的到来。
可就在量子点电视积聚起巨大传播声量,打算一举弯道超车之际,一则重磅消息在彩电圈轰然炸开——全球量子点技术巨头QD Vision惨遭大股东撤资,而其在台湾的生产线已于前不久停工待售。更有内部人士透露,团队高层已宣布解散核心团队,诸多项目被迫下马,大部分员工也无奈离开,一时兵败如山倒。国内资深家电专家刘步尘分析指出,撤资事件表明资本对量子点电视未来前景看衰,所谓的技术变革恐怕只能成为“美好蓝图”。
从TCL推出全球首款量子点电视以来,量子点便成为了业内曝光度最高的词汇之一,可就是这样长期大力的外围市场教育与传播铺垫也没能给量子点电视带来行业地位上的颠覆性改变。销量持续疲软、订单频繁被退等问题为这项新技术的未来蒙上了又一层阴影。此次QD Vision被撤资或许正是症结爆发的前兆,一系列公关动作最终也没能挽回资本的青睐,而这所导致的前期库存积压与研发成本无法摊销或使量子点面板生产进入恶性循环,令其本已高企的价格更无法亲民。
消费者仍在观望,资本却已看清迷局
究其本质,当前的量子点电视不过是众多增加色域技术中的一种,并非核心技术,更谈不上形成革命性突破。对此,国际显示协会曾痛批厂商急于牟利将实验品包装成高科技推向市场的行为。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的量子点电视技术只是处于过渡阶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现阶段使用的光致发光量子点只是另一种背光源,本质依旧是液晶电视,而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要实现的是电致发光,即通电后可以自发光。也就是说,本质上量子点电视并没有改变液晶电视被动发光的局限性,并不是一种技术突破,而只是一种过渡性的技术。当消费者还被这样混淆概念的行为所迷惑,在各大社交论坛讨论是否该买量子点电视时,资本家、产业家却用脚投票,率先逃离了这场概念的迷局。分析师孙昌旭透露iPhone iPhone 8将于明年秋天发布,将搭载三星的OLED显示屏而非之前炒得火热的量子点屏。而韩国两大彩电巨头三星、LG,则不断削减液晶面板产能以便腾出产能向OLED转型,这表明三星作为量子点面板领军企业也在做两手准备,在量子点电视难以达成良好市场反馈时以OLED发力来弥补量子点上的研发投入。
技术鸡肋或成量子点翻车主因
资本是市场的风向标,是逐利理性的集中体现。当量子点电视的概念得不到技术层面的基础支持时,转投其他更有利可图的技术是资本天性的必然。奥维咨询董敏表示,量子点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在液晶生产阶段的量子点膜粘贴在LCD生产过程中,叫做QDsheet;另一类是真正的QLED技术,叫做自发光QOLE,是真正的量子点技术,QLED正式商用需要确保RGB材料开发、印刷工程技术的成熟。该技术还面临许多挑战,首先需要提及的就是高端LCD电视。现下这类电视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基于镉的量子点材料,属于II-VI族化合物,但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过若没有了这一元素,量子点的效能又会大打折扣。另外,在成本和制造工艺上,量子点技术也面临着重大挑战。Applied Materials公司显示器业务部门市场主管Max McDaniel说:“这 种材料成本实在太高了,再加上它是敏感材料,表面积巨大,所以极易被氧化。哪怕一点点的空气或水汽都会彻底毁掉量子点。” 这种技术的挑战还在于供应商数量少,很难保证足够的量子点材料。而现在全球最大的上游供应商面临撤资与工厂关闭等危机,产业下游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
而下一代成熟量子点电视通电自发光何时才能问世呢?TCL给出的答案是:从现在开始,3年后从研发进入生产化阶段,5年后实现打印技术产品化。可讽刺的是,就在昨天,TCL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高端副品牌“创逸”(英文名称为“Xess”),其中量子点电视X2作为重要旗舰产品,预计三个月后正式推向市场。当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还要再等上3—5年时,TCL所急于发布的除了新瓶装的旧酒不知道还能是什么了。
家电制造业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对创新精神的追求。由CRT到液晶再到OLED,每一步的技术新浪潮背后都是家电人多年精研技术的心血。可在互联网品牌以营销战、价格战扰乱市场格局的今天,不少曾经的技术厂商也沉不住气要包装概念,捞把快钱。一种尚未成熟的技术、一堆实验室产品却要吹嘘为行业未来,以高昂的价格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身上攫取利益,这无疑是竭泽而渔、鼠目寸光的表现。但愿QD Vision的翻车能为浮躁的行业敲响警钟,也能使消费者看清市场迷局中的纷繁乱象。让我们共同守望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技术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