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真的是太难了,但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还是留了下来。”——张明超
春节,是中国人返乡举家团聚的最重要的节日。不过,也有许多人为了生活与梦想而奔赴在外。
今年的春节,就有这样一群贵州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千里赴京,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贵州的文化和特产而努力。
执着热情,他们让世人了解侗族大歌
张明超,地道的贵州侗族人,贵州歌舞团团长,70年生人的他虽饱经风霜却始终洋溢着乐观爽朗的笑容。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侗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这一次,就是由他带着侗族、苗族和布依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组成的团队来到北京,去到香河的京津冀中华大庙会,展示贵州少数民族的风采。
1月初,歌舞团在放假前收到了庙会上国安社区版块的邀约。庙会上,将会有黔货一条街向京津冀三地百姓展卖黔货。同时,还有一个大舞台进行贵州特色民俗的文艺演出。
一下子,团员们激动了起来。北京作为首都意味着什么?天安门、故宫、毛主席纪念堂、胡同、烤鸭、炸酱面、天桥儿、热情、京片子?
在很多人眼中,见到北京都还只是在书本上或电视上,又或是大家从小就学着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儿歌里的样子。但北京早已经超越了城市本身的符号,成为心中向往已久的神圣地方,北京所承载的意义就不止是一座首都名城而是责任与力量。
就这样,张明超带着26名团员,坐了一整天的火车来到了北京。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和对舞台的熟悉后,张明超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做了大年三十放假半天的决定。团员们立马欢呼雀跃地自行包车冲向了北京。
“张团长,我看到天安门了!”“张团长,我看到毛主席像了!”回来后的团员们激动和张明超炫耀着他们去天安门的经历。“天安门放假了,毛主席纪念堂也没开,你们到哪里看到毛主席的啊?”“看到了!看到了!就是挂在城楼上的那个大大的,方方的像!”还有的团员激动地给家里打电话,告知他们看到毛主席的喜讯。
尽管他们并没有能够真正的进到毛主席纪念堂,但丝毫没有降低他们来到北京的喜悦,反而充满了简单的满足。张明超看着他们的高兴,心里也是高兴。因为,他曾经也是这样一幅充满向往的表情。
1989年,一次针对全国边远山区招生的机会让19岁的张明超有机会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读书。初来乍到的他对北京的神圣向往无以言表,他也暗自决定一定要在北京学到真本事再回到家乡。可谁想他的梦想却差点儿被没人听得懂的贵州家乡话所断送,由于言语与文化的不通让他遭遇失落,甚至一度落泪逃学想要回到家。
张明超回忆说,“当时真的是太难了,但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还是留了下来。” 坚持总会有回报!恰巧当时的中华民族园正值建设初期,他作为当时建设方能找到的唯一的侗族人受邀主力参与中华民族园侗族园区的建设。伴随着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他这一待就是三年。三年中,他帮助设计图纸,搬运木材、盖房……他说,他不为别的,只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贵州还有个民族叫侗族,他作为侗族人这是他应尽的责任与使命。而这个使命,他一担就是三十年。
2009年,“侗族大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张明超不仅是八位贵州省省级侗族文化传承人中的一位,他还担负着贵州省旅游宣传推广的任务。提到这些,张明超脸上露出了骄傲、自豪的笑容。可以看出,只有对自己的家乡与民族文化爱到至深,才会尽其所能的不断推介给世人去探索侗族这个神秘、原生态的民族。
现在侗族大歌的名声在外,他们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到世界各地的27个国家进行表演,他们的节目非常受外国人喜爱,国内到过的城市数不胜数。在这种情况下,全年365天,他的团队要表演超过300场节目,经常是从早上八九点开始,直到下午落日为止,很多时候还需要晚上加场。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每一场都尽心尽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台上展示的每一份热情,都在展示着贵州的文化,展示着贵州人的热情与好客,展示着苗侗等贵州少数民族的风采。
地道黔货,从免费品尝到香辣诱惑
庙会上除了贵州表演团的非遗表演之外,还有在黔货来了年货街上的所有商户们,他们均来自贵州省。刘承攀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贵州地方一家名为黄南武辣子鸡的黔货专营公司的员工,个子不高,有些消瘦,看着一幅憨实的样子。今年春节,为了赶庙会,他被公司派到了北京。他在庙会的任务,就是推广他们当地十大名菜之一的辣子鸡。
辣子鸡是由当地山养半年以上的散养鸡制作而成,由于原生态、饲养成本高、肉质口感好,价格也是相对较贵一些。不过由于京津冀三地饮食文化的差别,游客们对辣的接受度不高,很多人只是望而却步。
“其实辣子鸡并不太辣,而且很香。”刘承攀说。在他看来,人们对贵州的辣和辣子鸡还是有一定误解。不过他们发现,如果能够让顾客品尝到产品,他们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和接受地道的黔货。
希望能抽空去各个景点逛逛是他的想法。这次一次时间比较紧,好多地方都没有去过。不过,这让他十分期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同时,他也不改贵州人好客的本色,极力邀请北京的工作人员去贵州旅游。
摩拳擦掌,正月未过已筹谋未来
邓定荣是夜郎蜂业的一名员工。这次也来到了庙会宣传销售自己的产品。由于售卖的是蜂蜜应该是年前备年货的产品,因此从顾客选品角度上可能不佳。邓定荣灵机一动,将各种产品拆开,提供各种体验装产品以及一些产品试尝,让原本没有兴致的游客也不禁驻足了解。同时,天气的转好带来了巨大的游客基数,也让他的产品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一次来积攒了不少经验,下一次如果有机会来肯定会大卖。”邓定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庙会。
而为了促进游客对黔货的关注,张明超也是奇招百出。由于贵州歌舞团的节目是庙会的亮点,每次都能吸引好几百人驻足观看。所以,他们每次表演结束后,都会让演员往黔货展区引流。后来,更干脆把一些表演放在那里,使得展区更加热闹了起来。商户们也是喜笑颜开。都是贵州人,都是为了贵州让大家认识才到了北京,大家应该互相帮助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次的庙会由于特色明显还上了大年初二CCTV-1的晚间新闻。当他们看到黔货在这个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的大平台上得到展示后,也是喜笑颜开,觉得不虚此行。
大年三十,他们一块吃的年夜饭。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他们能够他乡遇故知,也是一种缘分。在饭桌上,他们载歌载舞,对酒当歌,邀请着庙会其它的工作人员一同加入他们的狂欢,展示着少数民族澎拜的热情,也展示着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努力什么,在坚持什么。所以,我们看到的他们,总是一群有责任,有梦想的,热爱着自己事业的贵州人。
他们,谋生亦谋爱。梦想之生,贵州之爱。
编后语:
2016年10月,在北京前门开启了“中信国安助推贵州省扶贫系列活动”的序幕,并一次性与数十家商家签订了采购协议。中信国安旗下的国安社区将全面通过线上APP商城结合线下体验店的消费扶贫模式,将贵州的名优土特产从大山带进北京,带到社区居民的家里。从而通过产品产销量的增加,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脱贫致富。贵州省歌舞团的少数民族表演者们为了促进贵州省扶贫工作的进展,也是从来都义不容辞。在2017京津冀中华大庙会上,黔货一条街上有近30个摊位对正宗黔货的展卖,也是对黔货推广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性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