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即将迎来她的70周年华诞。1947年宣告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在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里,成为了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
随着自治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内蒙古走出的蒙牛集团,已傲然跻身全球乳业前十,成为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名片。在内蒙古这片广阔的大地上,蒙牛砥砺前进,从内蒙“牛”走向世界“牛”。
历史:乳都基因的“内蒙牛”
今年7月,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全球乳业排行榜,蒙牛跻身前十。今天看来已成为中国乳业代表企业的蒙牛,于1999年是在租来的一间53平米的居民住宅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白手起家的蒙牛,以草原人民的支持为后盾,借助草原的天然地缘优势,完成了从中国乳业跟随者到民族产业领导者的跨越。
在70年岁月里,内蒙古这片热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下了GDP增速连续八年领跑全国的骄人成绩。内蒙古是中华民族饮奶习惯的发源地,也是现代中国乳业的摇篮,内蒙乳企目前在全国液态奶市场所占份额超过60%。
蒙牛在这片热土上诞生18年来,同样见证了内蒙古的迅猛发展。搭乘这匹“千里马”,蒙牛也成为了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乳企。1999年成立时,蒙牛的年销售额仅有3700万元。“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38亿元,收获了1400多倍的成长。” 蒙牛总裁卢敏放自豪的表示。
2003年正式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2004年港交所上市,2006年一举夺得被誉为全球乳业奥斯卡的IDF世界乳业创新大奖,2007年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业额超过200亿的乳品企业,NBA、博鳌亚洲论坛、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机构和组织的官方合作伙伴……除一步步取得的这些成绩外,成立十八载,蒙牛在全国的税收贡献为205.33亿元,其中在内蒙当地的税收贡献占了将近一半达92多亿。
立足乳都,放眼世界,蒙牛一直在为自己的百年梦和中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践行着。
情怀:反哺家乡的“中国牛”
当前,蒙牛直接与间接带动全国150万农牧民发展,其中内蒙地区近40万。在自治区内的5个生产基地解决就业近万人,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切实达到了政府、奶农、企业三方共赢。
6月2日,蒙牛还凭借“牧场主大学”社会责任项目,在曼谷的“国际企业责任峰会”捧回了2017年“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社会公益发展奖”。
“牧场主大学”是蒙牛携手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国际机构等权威部门,共同开展的社会责任项目,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金融帮扶等形式,帮助奶源降本增效和提升产品品质双赢。4年来,“牧场主大学”项目行程超过50万公里,受益牧场主超3500人,实现增收效益3亿多元。
除了牧场主大学公益项目的行业创新,蒙牛公益领域还涉猎到民生,教育等多个层面,从大型民生工程“蒙牛爱心井”项目、帮扶乡村教育的“我回老家上堂课”行动、对社会弱势群体送“爱心奶”、一系列创意公益跑等,蒙牛切实将责任落到社会实处,撬动着社会向着良性健康发展。
责有攸归,义无旁贷。企业受惠于社会的支持,反哺家乡与社会的责任也就势在必行。对此,内蒙古相关领导表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造就了经济正向的发展。蒙牛这样的企业正是其中的表率。
未来:担当名片的“世界牛”
从蒙牛“强自己”发展到“济天下”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有担当的责任感,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2009年国家领导视察蒙牛时,提出“奶以安为要”,这是对中国奶业工作者寄托的高度期望,也是奶业工作者的荣誉和责任。
这些年来,蒙牛在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围绕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在奶源建设、生产与研发方面,更是从国际化战略的角度去实践。蒙牛与IBM、SAP等国际知名IT企业合作,建设了数字化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乳企中首个实现了SAP与LIMS两大系统的协同。目前,蒙牛已实现100%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奶源,100%机械化挤奶,100%TMR科学饲养,100%青贮全覆盖,真正把“奶以安为要”落实到了实处。
此外,蒙牛还与合作伙伴一同,在美国、丹麦、法国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积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协作研发。
不久前在“乳都”呼和浩特闭幕的全球乳制品论坛上,蒙牛总裁卢敏放表示:要致力于中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中国乳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伟大而充满挑战的事业,但蒙牛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乳业依然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潜力。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中国政府对乳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扶植,乳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
自治区成立以来,经过七十载的砥砺奋斗与开拓进取,不仅带来了内蒙古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涌现出一大批真抓实干的样板和领跑发展的先锋。蒙牛的成长壮大,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结晶,是自治区经济高速、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
蒙牛也将继续努力,与自治区一起腾飞,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成为自治区当之无愧的“国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