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当前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任务繁重,为了鼓励人们买房,各地地方政府也是绞尽脑汁、“蛮拼的”。近期,沈阳和海口陆续出台大学生买房优惠政策,意味着此类措施首次出现在地方救市方法中。政策出台后,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与讨论。很多学者认为,把去库存的手伸向刚毕业的学生甚至在校生,这不仅无助于去库存,反而是歪曲了中央去库存的政策方向。
鼓动大学生购房最先由3月1日的沈阳大学生“零首付”政策映入人们眼帘,随即刷爆媒体圈,广而诟病后上演一日内被叫停闹剧。
3月28日,沈阳正式颁发楼市去库存新政。其中针对大学生购房的措施是: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阳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同时,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契税全额补贴政策(《意见》14条)。沈阳市市长潘利国给出的解释是,辽宁的三分之二的高校在沈阳,沈阳希望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居住有一套完整的优惠政策,把更多大学生留在沈阳。
3月31日,海口也祭出鼓励大学生毕业购房新政。国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等在海口市工作并缴纳3年(含)以上社保,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政府予以不超过2万元的住房货币化补贴资助。
尽管沈阳和海口方面给出的理由都是,留住高技能人才,但其目的都为房地产去库存。
市场人士认为,沈阳新政的要害是,不仅仅是针对刚毕业的学生,对没有毕业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买房也采取鼓励举措。而对于多数刚毕业大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有多大购买能力呢?鼓励大学生购房,对现实的去库存其实效果有限。这一措施也得到官媒批评,昨日《经济参考报》引述文章称,优惠条件之下,纵然有大学生选择购房,可能也多是由父母来承担购房支出,这会不会助长某种“啃老”的风气?并且将他们的父母裹挟进提前买房的困境?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去库存政策不能违背初衷,不能在库存的压力下失去了方寸和底线。在房地产迎来转折点的情况下,中央的去库存政策不是强化地方对房地产的依赖,也不是重新把房地产轰起来,而是希望通过减少库存,以时间换空间,实现房地产未来可持续的发展,消除房地产过度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简而言之,房地产去库存是为了化解中国经济的风险,而不是通过疯狂的加杠杆增加风险。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城市天量库存年年堆积?资源的流失、人口的下降,以及经济整体的下滑,根本问题不解决永远无法做到真正去库存。
解局北京(微信号:zhongnanhai1921)跟踪北京高层与政策动态,研究解读独家投资机会。
凤凰财知道(微信号: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小报告(微信号:ifengxbg)是凤凰财经重磅打造的宏观经济分析解读栏目,最前瞻、最权威的分析助你把握投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