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日前,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透露Uber准备在广州建立南方总部,这一消息稍后得到了Uber中国负责人的确认,她进而表示:“目前广州在优步已投入运营的全球360多个城市中订单量排名第一。”
显然互联网专车的戏码还在持续。今年4月30日,广州市交委联合工商等部门查扣了Uber广州总部多台用于揽客的iPhone手机,被外界视为广州市交委对专车非法营运从此前的口头警告变成正式动手,引发全国广泛关注。10月,Uber宣布正式入驻上海自贸区,注册资本21亿元,引来广州城中舆论一片哗然,陈扬老师说的广州“芝麻没捡到,西瓜又丢了”连续几天被刷屏。而现在Uber又准备在广州成立南方总部了,“在广州建立独立的公司并在广州纳税。”
现在说峰回路转似乎为时尚早,因为国家有关互联网专车管理办法还没有正式出台,像Uber这样的互联网专车公司与政府还将进行怎样的磨合甚至博弈,我们还无法预料。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将意见进行了汇总,似乎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但某些方面比如8年报废等等却又十分坚持,显见两者的磨合、博弈还会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Uber中国负责人提到的广州订单量全球第一,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Uber负责人说广州“对于互联网新生事物的态度是非常开放的,非常敢于尝试新生事物”,“广州其实是一个包容、创新的土壤”。其实简单说一句:广州的市场很大,而广州的市场经济又相对发达成熟,以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表现得非常明显,所以广州才有这么高的订单量。但媒体前不久广泛报道了相当一部分专车司机回流当的士司机或改行,不知道国家的正式管理办法出台以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那时还有没有这么高的订单量?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广州的“限外”呼声非常强烈,很多人将广州交通的日益拥堵归咎于在广州行驶的外地牌专车,有人甚至提出应禁止专车公司给外地牌专车派单……
尚未正式出台的国家互联网专车管理办法、Uber即将成立南方总部、日益拥堵的广州交通以及日益强烈的“限外”呼声,再加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如约”的士,等等这些使互联网专车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剧情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甚至连走向都很模糊。比如有人说广州已经在试探性地放风“限外”,但也有人说广州的“限外”面临很多法理和可行性方面的困境,等等。
有一点或许可以确定:将广州的交通拥堵归咎于专车(不管是本地牌还是外地牌),似乎并无道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类似广州这种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其实根源于我们这个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资源与权力捆绑,导致资源过度集中;资源越集中,人就越多;人越多,交通就越拥堵。如果不从这个深层次的矛盾着眼、着手,单看表面,是找不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的,也断难找寻解决的办法。比如将拥堵归咎于专车就是典型:没有了专车,难道人们就不出行了么?这么多的人出行,交通能不拥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