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产业企业金融理财股票教育汽车文化房产时尚生活娱乐通信互联网IT明星综艺电影健康

网红P2P沉沦,谁接互联网金融大旗?

2015-12-11 14:12:55    来源:南方财富网    作者:n03    浏览次数:

  烧钱如纸、估值惊人、融资光速的P2P“网红”们不得不面对“沉沦”了。

  是的,之前红得发紫的P2P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挑战——标杆“e租宝”先是“深圳高管被带走”,之后“北京办公室被警方调查”,紧接着,董事长张敏突然宣布业务暂停,一时间各种猜测、调查遍布江湖;同时,最新数据显示,11月,“崩盘跑路”类P2P环比大幅上升,2015年已死亡P2P超700家,远超年初预计的500家。由此,国内P2P诞生以来,累计3700余家平台,发生重大问题的,已超1100家。

  更不幸的是,临近年末,P2P领域内,自融、拆标、资金池的平台由于资金面紧张,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集中爆发,更加速P2P的“饥饿游戏”走向落幕。与其他所有“金矿”行业一样,P2P必定经历一个胡乱开采到有序开发的过程,经历行业洗牌和死亡大潮不可避免。

  几年前,Lending Club模式开始被天朝各股势力熟悉,很快,P2P成为了《伪装者》和《琅琊榜》之后的王凯,颜高、手美、易推倒,同时满足了饥渴投资者、激情创业者、飙升理财人群的奇(bian)葩(tai)需求,一时间万人空巷,迷妹都声称“要为靖王生猴子”,各方都急迫地与P2P发生关系。因此,他迅速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旗手。

  但商机巨浪袭来,免不了沉渣泛起,小贷公司随便搭个网站,便顺利突破银监会各种条条框框,在P2P市场兴风作浪;稍有资源的别有用心者,买个标准化平台软件,略略修改,便开始在P2P领域里建立自己的庞氏骗局、传销集资……几乎模板化的标准思路,都成了“批发”培训班的同学。

  可随着经济增长下滑,银根不断放松,理财渠道越发多样,没有健康运营,北京的十级大风也吹不散P2P们脸上的雾霾。摆在多数P2P面前,只剩下死路一条,其中,差的只能关张跑路,好的则被分解,成为巨头的养料。毫无疑问,P2P注定从泡沫化走向去泡沫化,直至吃尽了苦、踩够了坑,才能回归价值本质,路漫漫其修远,它手中的互联网金融大旗也必将因此易主。

  在笔者看来,有能力接下互联网金融大旗的,当属玩转“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咖们。要知道,老话说“市场上升时,行业看‘势’,下降时看‘值’。”如今经济环境不佳,金融市场下行,正适合供应链金融这样,根基稳固有“值”的企业们上位。

  供应链金融凭什么行

  正如塞缪尔。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所述:“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旧组织再延续1年的可能性,比一个仅有1年历史的组织再延续1年的可能性高100倍。”由传统银行衍生的供应链金融已延续N年,自然比P2P再延续几年的可能性高出N倍,存在即合理,它在互联网世代的绵延发展不容置疑。仅有的不同是,互联网给予供应链金融转基因的DNA,让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此前,银行主导供应链金融,典型工业时代特征——体系带产品——通过供应链上下游,收集链属各企业信息,由“点”到“线”再及“面”地分析、甄别一家中小商业体的运作风险,由此更低成本地开展借贷业务,笼络客户资源。可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商业风云变幻,企业经营环境越发复杂,传统的供应链风险不断上升,对商业银行而言,旧有方法已不适用当下。

  借互联网思维,对供应链金融做业务模式再造、流程重构,已是大势所趋。只可惜,传统金融机构们反应太慢,反而让一群有互联网思维的金融人抢先“夯”,他们凭“互联网+大数据”的方法,更科学地进行风险识别、定价,进而在整个产业链上起到“造血”作用,实现迅速崛起。

  就像位于上海的群星金融,借助资源打通海尔、绿源电动车等核心企业以及金融保理商,用互联网手段实时获取链属企业各类运营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分析企业的商业特征、运作风险,并将其“翻译”成标准化的金融“语言”,令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低成本地明确借贷风险,更有效地放贷给原来不敢接手的中小企业。成立2年多,已促成相关贷款超120亿元,单日平均贷款余额已超40亿元。

  由此可见,新型供应链金融,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其一,体验更优化;其二,行业效率大幅提高。没有2C类鼓噪耳膜的巨额补贴;也没有2C类激烈竞争、难以获利,B2B的供应链金融反而用户黏性强,迁移成本高,资源沉淀容易;此外,不必集体脑硬盘烧裂,它也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多种盈利可能。所以各种资本才逆市捐金助力,加速新型供应链金融成长,力挺其扛下互联网金融大旗。

  供应链金融谁更行

  其实,衡量互联网金融是否成功,就三个维度:1、是否使用新的基础设施来重构金融产品和商业模式;2、多大程度与生活、商业场景融合;3、用何种方法弥补了现有金融体系的不足。

  但凡新型的供应链金融咖,都有些能耐在第一、第三个维度,而更能突出重围,成为互联网金融标杆者,势必在第二个维度有更大的作为。

  毫无疑问,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场景已成为商业游戏的颜值担当——牛逼的模式无须费劲解释,把它还原到一个场景,就可以跑得顺畅;有流行潜质的产品也无须拼命推销,把它代入到一个场景,就能让人感受到针对痛点的创新……一个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发展成怎样的平台,衍生出怎样的生态,就看它能覆盖多少场景,有能力解读怎样的场景。

  现实中,阿里小贷、京东金融覆盖各自商业价值链的上下游,操演供应链金融有模有样,但却囿于自身平台场景的限制,不能涉猎更广的产业门类;同理,行业供应链金融玩家,也只能在熟悉的领域内掘金,让钢(shang)铁(di)的归钢(shang)铁(di),让房(kai)产(sa)的归房(kai)产(sa);而管理软件出身的玩家,虽在各行业涉猎广泛,但却受制于对金融场景的专业解读,难以树立高效、精准的风控系统……

  反倒是后来脱胎于金融老牌的玩家们,如群星这样,连接IT、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做它们与传统金融的“连接器”,充当多领域融资闭环上的“把手”,才更有场景覆盖力和场景解读力。毕竟,场景即战场,数据即军火,多产业的数据维度更广、彼此借鉴更多,专业分析下,更容易针对性打造高效、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发现风险、匹配对价,避免中二失误……

  如此,这些综合型供应链金融高手,才能多点突破,聚能成势,高举俯冲,边际扩张——像天方夜谭中的阿里巴巴,更多、更容易地获得芝麻开门后藏匿的金山、银山,执掌产业大旗也不在话下。

  的确,B2B的供应链金融不如2C的P2P那样性感撩人,但它却有互联网金融里实打实的硬功夫——“小额、海量、高频、风险可量”的效率担当,“多边合作,多领域风控”的场景赋能,这一切正将其中佼佼者推向“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良性循环。

  是时候了,“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他领风骚。”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爱看
网友热评
阅读排行
  • 第一产经网手机版二维码
  • 第一产经网微信公众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13号|网站许可证号: 蜀ICP备15020138号|Copyright 第一产经网(Www.Cnncee.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