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政策的一举一动正在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风向标。
2014年2月7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实施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包括诺亚、恒天、宜信等第三方理财机构纷纷通过旗下子公司获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自主发行产品,进行资产管理。
这种模式一方面能保证机构有稳定的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因此广受财富管理机构的青睐。一时间,销售“自产PE”成为众多财富管理机构最为重要的业务,甚至有分析人士提出,单纯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将退出历史舞台,行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转变,即从简单地‘搬运’信托类产品,转化为主动的受托管理人。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去年年末开始,证券基金业协会着力搭建一套“7+2”的自律规则体系,对私募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严格监管。这轮“强监管”对整个私募行业进行了洗礼,也改变了财富管理预设的发展轨迹。
记者采访发现,包括小牛新财富在内的财富管理机构早在今年年初就调整方向,不再依赖自主发行产品,而是专注于独立的第三方理财。这种转型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是利还是弊?转型之后还能寻找哪些突破?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近日,记者专访了在国内率先回归第三方理财的小牛新财富总裁毛锋。
小牛新财富回归第三方理财
记者:小牛新财富回归第三方理财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毛锋:坦白说,即使没有这一轮监管,我们也会调整战略,将第三方理财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方财富管理最早成型于欧美,它是综合性财富管理机构,不跟资金实际受托方相关,它的主要特点是保持独立、中立,不代表任何机构,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等,也不仅仅代表单个投资者的利益。在成熟的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里面,独立性也是交易达成的核心。只有保持中立的立场,理财顾问才能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为其提供相对客观的配置建议,才能确保交易双方都能达到较好的资源匹配和撮合。
在过去的几年,国内的财富管理机构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具备起码的独立性。尤其是自主发行产品,理财顾问很容易以产品为导向,向投资者推荐对自己而言利润空间最大的产品,而不是最适合投资者风险偏好、自身情况的产品。短期来看,“自产自销”会让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但长期来看,里面隐藏的风险很大,迟早会遭到客户的质疑,最终失去客户的信任。
小牛新财富的战略调整正是基于对这种风险的防御。我们认为,独立性是财富管理机构的基础,失去了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记者:在很多财富管理机构依旧大量销售“自产PE”的情况下,这种转型会不会导致业务的大幅下降?
毛锋:一开始理财顾问和客户都会有不适应,但一段时间过后,这种不适应就会慢慢消解。只要我们给客户提供更好的选择,做好资产配置,他们同样能获得相同的回报和收益,甚至更稳健、更安全。实际上,我们转型之后,业绩不仅没有下降,甚至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也反映出国内市场对第三方理财的强烈需求。
有这么一组数据,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占据整个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到占30%左右,而在中国大陆,占比还不到5%。
《福布斯》也发布了一组数据,预计到2016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可达144.6万亿元,其中归属于中高端富裕人群的约为17.3万亿元,占总额的12.0%;中国中高端富裕人群数量将达1230万人,人均可投资资产将超过140万元。
所以,国内第三方财富管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市场很大。
“资产荒”倒逼全球资产配置
记者:您之前在花旗银行担任消费金融业务销售及分支行业务中国区总监。花旗银行是第二大亚洲财富管理机构,您来小牛之后,是否会沿用花旗的管理战略和发展思路?
毛锋:花旗是一家非常成熟的财富管理机构,我们不会完全照搬,因为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肯定会借鉴,比如说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未来,小牛新财富将会以全球资产配置为核心,打造一个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资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服务。
全球资产配置一定是财富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从经济周期和产品回报率的角度考虑,国内投资者应该从十年前就要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中国非金融企业产业的回报率,当时是17.8%左右,而从去年开始,大概在10%多一点点,如果再把不动产领域去掉,可贸易品的领域回报率可能就是7%-8%左右。还有一组数据,有人对2015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做了一个分析,美国的企业年ROE是15%左右,而中国大约在11%。所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国内的投资回报率都在下降。
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年谈投资大家都在谈收益率,没有15%的收益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但现在大家谈投资都在谈风险,4%、6%的回报他都能接受。国内风险大,就会有“走出去”的需求。举个很典型的例子。随着中国高净值人士的增加,家族信托成为很多人的刚需。涉及到家族信托全球避税问题时,好的资产搭配可以充分享受当地的税制,在更加安全的架构和法律安排下进行资产管理。
所以,国内资产荒、经济下行、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投资者的自身需求都在倒逼财富管理机构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另外一个情况是,国内的海外资产配置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美国家庭,海外资产配置的比例占到20% 以上,在韩国和日本,家庭海外金融资产的比例也在10%、15%以上,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约为4%-5% 左右。即便是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也不高。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机会。
智能理财中心“直播”金融服务
记者:您刚刚提到小牛新财富将会以全球资产配置为核心,那我们在这方面是否已经有一些具体的行动?
毛锋:针对全球资产配置,我们已经做了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小牛新财富的全球资产配置思路是健康、专业、多元,覆盖房地产、信托、保险、债券、股票等不同资产类别,覆盖欧美、亚太地区等不同市场,同时,还会为投资者提供教育、医疗等增值服务。
为此,我们成立了全球化资产管理专家顾问团队,团队成员来自花旗银行、纽约人寿、摩根斯坦利、瑞士信贷等金融机构,他们将为小牛的投资者提供各类资产类别的金融咨询,帮助投资者降低在财富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同时,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直观的全球金融服务,我们正在打造“智能理财中心”,邀请全球化的顾问团队为投资者“直播”家族信托、海外留学、海外置业、海外医疗等信息和知识,回答投资者的提问。我们还将同步推出“理财机器人”,依据大数据分析和风控为投资者做理性的资产配置。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遇到一定的阻碍和难题?
毛锋:问题肯定有。比如在“资金出海”方面,虽然近几年中国开始发展一系列开放境外投资的计划方案,包括:QDII、QFII、RQFII、沪港通,以及即将试点、启动的QDII2、深港通,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在快速扩张,但总体来看,国内市场还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体制,资金跨境的流动还是受到很多限制。
此外,还有国际化人才的紧缺问题。全球资产配置不仅是产品选择,更是一种能力升级和理念转变。它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金融服务人才,了解全球化的金融产品、全球化的投融资市场,这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敬畏市场的态度,但国内的理财顾问大部分还是习惯于以兜售产品为目的。小牛新财富的理财顾问团队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的升级问题。
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努力,小牛新财富能够带动同行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降低社会的信任成本,和投资者一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