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产业企业金融理财股票教育汽车文化房产时尚生活娱乐通信互联网IT明星综艺电影健康

假如“直播自杀”在朋友圈进行

2014-12-08 17:46:29    来源:全讯网    作者:值班编辑    浏览次数:

一家之言

很遗憾,在初冬的寒意里四川少年小曾的微博自杀直播,没有能够演变为警察破门而入、挽狂澜于既倒的温暖故事,他真的死了。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2014年11月30日上午7点48分,一段疑似因网恋失败自杀的微博在网上疯传。微博发出后几个小时点击率就达到13万。网友们纷纷出力救援,劝其不要放弃生命。” 在网友的帮助下,信息被传达给了泸州警方,但警方和家属破门而入后,还是没能挽救这个19岁的生命。

网络围观“杀”了他?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说是网友的评论尤其是无情的劝死跟帖“杀”了他。小曾的朋友也说“网友的无情评论,也是很致命的一击”。

的确,颇有些网民跟帖说“闹了半天又不死了”、“不行博主必须死”等等,谁看了都不会舒服。但我们看到,同时还是更多劝他好好活下来的跟帖。如果劝死的言论让他产生了不快甚至痛苦,那么劝生的言论所给予的温暖也足够消解它们了。

我认为这些情绪上的话并不适合作事实层面的过度解读。现实中人们也会说一些过激的话,作为情绪的发泄,绝大多数正常人说完也就浮云了。网络上更是如此,那些恶语相向、动辄约架的家伙,也没有几个真的会把“仇恨”带到现实中来,极个别人士硬着头皮赶赴约架现场,亦以不了了之的闹剧收场。

自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针对它的预防及干预工作,或许被我们严重地低估了。据世卫组织统计估算,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有25万人,而中国每年自杀未遂的人数更是高达200万。

学者称,自杀的动机有三大特征:冲动性、孤独性和矛盾性。从直播行为看,小曾渴望与外界交流,说明并未抱定必死之心,假如失恋后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心理疏导,完全有可能走出阴影。很多人宁可上网与陌生人倾诉也不求助于亲友,因此普及、畅通心理治疗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国人还没有养成看心理医生的习惯,对心理疾病要么失察要么硬撑,这种状况必须被改变。

不同的平台,对人性的规驯不一样

目前,手机触屏成为最流行的社交界面,“屏对屏”的交流频次早已接近甚至高于“面对面”,这是一个“屏社交”的时代。微博、微信、QQ是目前最普遍的屏社交工具。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屏社交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情感生活。

首先,公与私的界线消失不见了。绝大部分自杀并不直播,死亡仍是一种隐私。而一旦上网,自杀这种私密的行为旋即成为一种公开活动,可被围观和干预。屏社交诱使我们放弃了一部分隐私,有更多的时间与大家同在,人类拒绝孤独、喜欢群居和分享的特征,有机会让彼此互相守望,过得更好。从自杀干预来说,愿意提前说出自杀行动,比起秘密自杀来,还是增加了干预的机会。

微博、QQ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那里,人们完全放松了下来,情绪上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比如劝人别死和劝人去死。假如在微信朋友圈直播自杀,普通微友一定是一边倒地劝他好好活着,亲密微友就不会只是评论,他们会拿起手机打电话,甚至直接去探望解救。同样是网络围观,在不同的社交平台,所产生的情感互动大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公共舆论场,微博和微信会出现价值观的部分错位呢?本来,面对生命的抉择,无论网上网下,人们应该有起码的价值底线,而在微博上,人们的价值底线似乎更容易被洞穿,这固然与网络的解构和娱乐精神有关,但可善可恶的人性在不同的舆论场显然也会发生不同的走向。

网络舆论场的价值观受制于技术平台对人际交往结构的设定,比如,是全开放还是半开放,以及用户、平台自身对这种开放程度有没有更加细腻的调控权限——就像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那样。不同的技术平台对人性的顺应与规驯也不一样,技术设定了屏社交里面人际交往的结构。由于现有的技术仍然只能简单模拟现实人际,所以对人的引导避免不了要发生偏差。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网友爱看
网友热评
阅读排行
  • 第一产经网手机版二维码
  • 第一产经网微信公众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502000113号|网站许可证号: 蜀ICP备15020138号|Copyright 第一产经网(Www.Cnncee.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