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
二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吐露心声
“我身体里循环的,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杨振宁
“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姚期智
本报北京2月21日讯(记者 赵秀红)中国科学院今天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位院士今天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的采访。杨振宁回忆说,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据悉,杨振宁在2015年4月1日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杨振宁说。
对于彻底回归中国的感受,杨振宁用一段对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回归对我是什么感受?挚友熊秉明曾经说:‘你的父亲虽已过世,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我身体里循环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杨振宁说,自己已经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欣慰与骄傲!此次感谢中科院,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姚期智说,2004年自己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归祖国,在清华投入“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划时代壮举”,“多年来,得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
“因外籍院士提出转为中科院院士在学部历史上是首次,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主席团高度重视,经审慎深入研究,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中科院有关人士称。
2016年底,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同为清华大学教授的杨振宁和姚期智,先后提出希望根据《中国科学院章程》规定转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称,两位外籍院士作为国际著名科学家,加入中科院院士队伍,对于提升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按照新制定的程序和规则,杨振宁加入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姚期智加入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科院院士目前人数为754位,外籍院士人数为78位。在中科院官方网站上,杨振宁和姚期智的信息已经更新,出现在全体院士名单中。
杨振宁,物理学家,目前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姚期智,计算机科学专家,2000年获得有“计算机世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创建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奠定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并建立全新典范。
《中国教育报》2017年02月22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