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四川、湖北两省领导,也加入了论证行列。四川反对上,湖北赞成上,人们各抒己见,互不相让。邓小平默默听着,并不表态,只是风趣地说:“四川‘反对派’,湖北‘坚决派’,你们说的意见我都听明白了。”
船过西陵峡,他特意让减速航行,遥看拟议中的三峡大坝所在地的中宝岛。许久之后他说:生态破坏和航行的破坏不大,但也一定要慎重,要对中华民族的子孙负责。轻率否定三峡不好。
1981年夏天,邓小平西出阳关,到新疆视察。途中,他做了个短暂停留,参观敦煌莫高窟。去之前就通知甘肃省委,这次来是休息,不谈工作,不用汇报。
早在1926年邓小平就到过甘肃,以后也多次来,但都没有机会亲眼看看驰名中外的莫高窟。这次正好路过,终于填补了多年的遗憾。
到了敦煌,邓小平先听当地文物研究所的领导介绍情况。听完后关切地问:“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当地领导如实作答:研究经费不足。
邓小平当即对同行的王任重说:“任重,经费你给考虑一下。”又对敦煌的同志说:“敦煌文物天下闻名,是祖国文化的遗产,一定要想方设法保护好。”
有些群众在莫高窟认出了邓小平,顿时邓小平来敦煌的消息传遍了全城。当工作人员把群众想见一见他的愿望告诉邓小平时,他欣然答应了。第二天,邓小平乘坐一辆面包车,出了宾馆大门,沿着东大街缓缓驶过,邓小平在车里向两边的群众频频招手致意。
邓小平告别了热情的敦煌人民,临走时还念叨着:“敦煌是件事,还是件大事。”没过多久,敦煌文物研究所就收到了国家文物局拨来的300万元专款。
在当时,靠了这笔钱,莫高窟南北窟区都进行了加固,多年欠账的职工宿舍盖了起来,由研究所发展成为研究院,敦煌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桂林山水甲天下。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986年1月,82岁的邓小平来到桂林。这里距他早年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不远,寄托着他浓郁的感情。到达后的第二天,他就乘游船游览了漓江。当他看到绿水中倒映着青山的翠影,高兴地称赞道:“漓江水又变清了!”
这个赞叹的后面,埋藏着一件尘封的往事。
1973年,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桂林参观访问。当游船在美丽的漓江中航行的时候,一幕令人痛心的画面出现了:从两岸的各种工厂里排出的又黑又臭的污水,毫无遮掩地向江里倾泻,原本清澈的江水,变得越来越浑浊,两岸到处可见违章建筑和垃圾堆。
当天晚上,外宾们入睡后,心绪难平的邓小平找来了广西和桂林的领导,严肃地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漓江是这座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抓生产、抓城建,这都很对,但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快、市政建设搞得好,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呢?请你们好好考虑。那也是功不抵过啊!”
邓小平回北京后,主持国务院会议讨论制定了有关桂林山水保护的文件,桂林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收到了明显效果。看到了这个效果,邓小平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