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市场参与者,往往凭借领先的信息科技,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深度融合,为国内普惠金融实践,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注入强大的创新动能与勃勃生机。而基于小微信贷领域深耕14年经验,平安普惠继承集团公司优良的创新基因,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与聚合能力,践行普惠金融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平安普惠的普惠金融实践路径
2005年,国际上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作为平安普惠前身——平安集团旗下的小额信贷业务团队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其起步时间可追溯到2005年。2007年,为扩大小额信贷业务规模,平安集团在平安产险下成立了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并创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银行放款+信用保证保险"增信模式,为我国普惠金融实践开创了业务模式创新先河。
2015年,平安集团颇具前瞻性地整合了旗下的小额信贷业务板块,组建平安普惠业务集群(即"平安普惠"),凝聚集团在业务经验、服务网络、风险管理能力、信贷科技应用上的优势,布局数字个人借贷业务,专注于为广大有真实、合理资金需求的小微人群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借款服务。
二、平安普惠的普惠金融创新体现
平安普惠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或者说业务模式的创新;二是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一)探索创新的"聚合模式"
在普惠金融业务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凭借自身资源,以"单打独斗"的形式展业的大型金融机构,还是以"会什么交什么"为特征开展"赋能模式"的互联网公司巨头,其业务开展模式的不足,在日益分化的市场环境下均已逐步显现,并有可能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基于此,自2015年开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平安普惠独创以"缺什么找什么"为特征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即"聚合模式"。凭借集团资源和自身强大的整合能力,基于自身在小额信贷行业经验与优势,平安普惠将市场中所有环节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聚合,以专业分工化解原有两种模式客群下的诸多瓶颈,并最大化信贷业务包括获客、风控、增信、资金、贷后等各核心节点的产能,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信贷成本的逐步降低,从而可以为更为广泛的客群,提供更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并维持商业的可持续性,这即是平安普惠的"聚合模式"。可以说,以融资担保为核心的"聚合模式"借款服务平台的创新,充分发挥了融资担保的"信用中介"属性,破解小微信贷业务"获客难、服务难、风控难、成本控制难"的行业痛点,也是平安普惠在普惠金融领域多元竞争中关键的核心能力体现。
(二)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和服务体验优化的巨大驱动力。在2015年,平安普惠就在小额信贷业务产品设计中,创新的应用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小额信贷客户的身份识别及客户初步画像。目前,平安普惠又在自身优势领域的小额信贷业务中,创新的运用了新的金融科技,包括高准确率的人脸识别技术、微表情和声纹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远程面谈与欺诈电网的业务应用、多维度视角的信用认证体系,以及大数据和反欺诈风控模型等,力图将成本更低、进而价格更可被接受,效率更高、从而体验更好的小额信贷金融业务产品提供给广泛的普惠人群。
在如何处理好金融科技创新以及与之带来的新型金融风险之间矛盾的问题上,尽管平安普惠走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前列,仍能秉承谨慎态度和高度的风险意识,在具体的金融产品设计与业务落地全流程中,坚持以"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协同方式,提升金融科技的应用价值,同时严控业务风险,保持金融产品与业务的安全、合规,在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防控之间取得很平衡。
三、平安普惠的普惠金融实践
(一)小微信贷领域
在小微信贷领域,通过多年的行业深耕与数据积累,平安普惠发现在现有市场主体服务的金融业务客群外,仍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供给空白。正是看准信贷市场旺盛的需求与结构化供给不足之间的缺口与失衡,平安普惠明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聚焦于客群更为下沉的小微信贷市场,凭借差异化的业务能力,形成有效的错位竞争。
目前,针对在传统金融机构未能充分获得金融服务的普惠人群,包括5.6亿多互联网用户,超过1.5亿的小微商户,以及国内300多个城市的大众消费者在内,平安普惠主要提供两个产品体系:一是以"中小额"、"中高频"为特征的无抵押信贷产品,通过在线申请,系统风评及审批,最快15分钟完成放款,客户体验非常快捷便利。二是相对大额、低频的有抵押信贷产品,辅以有效的顾问服务,并搭配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充分满足小微客群多样化、个性化的贷款需求。
(二)数字"三农"领域
在服务"三农"方面,由于"三农"领域信贷业务存在需求差异大、人群复杂从而需求多样、风险复杂且识别成本高、人群的金融能力弱等特征,任何信贷业务市场参与者都难以通过单兵作战模式开展可持续的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基于此,平安普惠希望复制自己在小微业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及成熟的"聚合模式",汇聚各类优势资源,服务"三农"这一更为下沉的普惠金融群体。
2016年,平安普惠先后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向农村创业群体提供免息贷款服务。截至目前,陆续向内蒙古、黑龙江、重庆等地共计6个地方特色农业项目发放贷款;辐射超过200户农村家庭,农户年均增收约1.6万元,为支持当地种植、养殖、手工艺加工等产业创造经济收益,带动农村人口就业脱贫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2018年,为覆盖更广泛的三农人群,平安普惠又与长期扎根农村的农业担保公司以及公益助农组织等专业机构合作,推出面向三农人群的纯信用低息贷款。目前,其与重庆农担合作的低息贷款产品已顺利上线,未来,计划将在内蒙古、贵州、海南等地扩大试点范围。
四、结语
综上,平安普惠在小微业务领域及数字"三农"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平安普惠开创的通过金融科技优化金融服务、通过融资担保增信吸引多元资金支持的"聚合模式",效果也较为明显。随着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及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普惠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将继续推动普惠金融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促使金融服务进一步下沉,惠及到更为广泛、大众的普惠金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