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北京 —— 曾经脍炙人口的那句要做“风口上的猪”似乎许久未被提起了,取而代之的舆论热词是“融资难”、“裁员潮”、“资本寒冬“。创业的大潮是否已经退去?硅谷著名企业家和投资人,LinkedIn(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在最近出版的《闪电式扩张》一书中指出:中国仍是“闪电式扩张”创业的沃土。
霍夫曼认为,在当前的时代速度和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而中国对于创业的独特优势变得更加凸显。中国拥有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快速的企业决策和迭代速度、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更强的技术驱动与数字化程度,充分利用这样的优势,中国的创业者将有机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实现闪电式扩张和持续的繁荣。
同时,中国仍然是创业的沃土,也是由于创业者独有的技能正在国内飞速发展。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2018年的报告显示,目前的工作岗位所需的42%的技能,将会在2020年之前发生改变,而中国毫无疑问是AI及大数据行业迅猛发展之地。据领英数据显示,被中国创业者和创业公司最为推崇的的技能是:编程技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机器学习、机器人学)。同时,领英人才洞察大数据也发现,在顶尖的创业公司员工已具备的技能中,数据分析技能位列第一,Java、Python、C++并列第二,Linux排名第三。这与创业公司中不少本身是科技公司,或有浓厚的技术背景息息相关。
创业土壤如此,也自然会吸引更多创业者乃至普通职场人的目光。在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App的“职场问答”里,关于创业话题的讨论也正火热。“如果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都给了你机会,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关注度颇高。高赞答案如是说:“职场新人建议选择运营管理机制完善的大公司,可以完整学习一个公司运营的规范体系。创业型公司成立3年内倒闭的概率极高,且创业型公司要求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要为公司创造价值。新人根本没有能力独当一面,在创业公司只会野蛮生长。假如某一天公司倒闭,你会没有退路。”
另一方面,也有人持截然不同的观点:“职业风险无处不在,并不是创业公司独有。与其被公司裁员‘优化’,不如趁早掌握自己的命运。”“大公司的温水煮青蛙,会毁了年轻人的梦想与干劲。创业要趁早,等到背负起家庭责任的时候,风险厌恶度提高,选择就没那么自由了。”
创新的基因,更年轻的文化氛围,团队合作迎来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大厂”出身,确实都不由地被创业“干大事”的兴奋感和新鲜感吸引。如果明确了自己希望创业的决心,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 千状百态的创业公司,究竟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这是领英上又一热议话题。在“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的创业公司值得加入?”这一问题下,有领英会员将答案归纳为“天时地利人和”:“新兴行业的成长机遇,有前景的产品,有格局的创始人和有活力的专业团队。”
对此,极客公园的创始人张鹏颇有体会地发言:“一个公司的创始人,短期看,核心使命是要打造产品和商业模式,但长期看,真正的产品是这个组织本身。创始人需要把自己当成组织的产品经理,去思考‘组织’这个产品的需求与定位,也就是组织的使命——必须明确这个组织要帮助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它未来能不能在某个商业、甚至社会的重要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持续创造价值。”
有意思的是,在#创业日记 的话题标签下发言的领英会员们,大多是已然身在创业赛道的奔跑者。他们的日常分享,除了“创业干货”,更意外呈现出自我鼓励的感性,甚至是鸡汤金句叠出:“把十二时辰过成二十四时辰的创业者们,是有多拼就有多孤独。”“没人知道你是谁,你才知道你是谁。”“态度是关键,重要的是首先要在路上。”潮水来去之下,这样的不约而同,正如领英会员所说,“既让人感叹创业的压力,也被难以名状的创业热情深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