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前置仓,败也前置仓。
7月28日,“每日优鲜回应关闭30分钟极速达”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日晚间,有消息称,“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原地解散。” 官方回复是未解散、但已停了依赖前置仓的主要业务——极速达。这家曾经在纳斯达克风光无限的生鲜公司跌入谷底。
自从有了前置仓,这一商业模式的争论就未曾停息过。汽配自营前置仓也是新康众的核心商业模式,汽配是否会和生鲜一样,也会绕不过面临自营前置仓模式的亏损魔咒,将规模扩张这个伪命题摊开来。
康众汽配 汽车后市场领域的每日优鲜
在7月28日彻底关闭前置仓业务前,据不完全统计,每日优鲜在 6 月 30 日至 7 月 2 日 的3 日内,已停掉 9 个城市的业务。这 9 个城市分别为苏州、南京、青岛、杭州、深圳、广州、济南、太原和石家庄。而康众汽配,在过去半年裁员超过 40%,裁员重灾区也主要发生在前置仓。对于不盈利的前置仓,康众汽配的处理模式如下:首先在员工中征询意见,如有人愿承包则继续保留,反之直接关闭。据悉,在上海这样的重镇,康众未来或将仅保留一家自营前置仓。
每日优鲜的核心商业模式为生鲜自营前置仓。所谓前置仓,即将仓库设在离用户下单后可在最短时间内送达之处。收货地址在每日优鲜前置仓三公里以内,可享受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的区域,每日优鲜前置仓所在区域包括华北地区、华东区。
虽然前置仓保证了末端配送的时效性,但过高的履约成本却无法支撑前置仓玩家们的健康发展。即便在 2022 年,每日优鲜面临经营压力后停止获客的投放和补贴,但高昂的履约成本和与之不匹配的收益,依然导致时至今日的巨亏、以及对前置仓的放弃。
每日优鲜难 新康众难上加难
前置仓商业模式表面上看,是履约成本过高,大幅侵蚀了快捷服务带来的商品溢价。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模式无法建立起竞争门槛,缺乏竞争力。
抛开线上线下差异化,每日优鲜和康众在服务供给的商业模式上几乎如出一辙。同为垂直品类,以平台之势卖第三方商品居多,辅以快速配送。
每日优鲜的竞争者包括菜市场、水果店,康众则面临着汽配城、夫妻档的竞争。可以被规模化的竞争力其实是提高自有品牌商品的销售占比,获取品牌利润。但自有品牌的渠道拓展和发展成本也不低,自营带来的合规成本,以及雇佣员工与自雇者们的自驱力差距,人力成本差距,都给平台增加了颇多的成本。如果说加入这个行业的平均净利在5%以内,那自营前置仓平台一旦稍有经营不慎,就有负收益的风险。
相比每日优鲜的在线零售+前置仓配送模式,新康众的传统销售辅以前置仓配送模式存在更多的劣势。
每日优鲜面对的是普通个人消费者,对生鲜类商品价格或会不敏感。新康众的客户是汽修门店,它的商品也是客户的成本,自然会反复比价。剔除生鲜和汽配的品类差异,每日优鲜也会比新康众毛利空间大。
在获客方面,每日优鲜通过平台获客。在无需追求快速扩张时可起到规模效应,通过培养用户习惯,将之沉淀在平台上。新康众通过前置仓销售获得客户并维系客户,传统模式无法达到规模效应,掌握核心客户资源的是销售人员,而非平台。
每日优鲜的生鲜货损率高,但相对集中库存SKU周转时间短,新康众的配件 SKU量巨大,虽然配件货损率低,但库存商品周转时间颇长。
每日优鲜是用户在线支付后配送,新康众的传统销售模式中客户以电话下单为主,这导致部分客户存在应收账款和坏账,甚至还会有销售飞单的可能。每日优鲜的生鲜自营前置仓生意都如此难做,新康众的汽配自营前置仓生意,应该是难上加难。
前置仓之殇 新康众未来路在何方?
康众汽配的前置仓业务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核心业务,也是销售额与利润中心。在2018年下半年成立新康众时,前置仓数量在400家左右, 自从拿到融资变身新康众之后,前置仓的门店快速扩张到1200家以上,从此亏损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根据金固股份相关财报显示,从2018 年到 2021 年新康众的亏损额度分别为: 1.2 亿元、4.2 亿元、4.6 亿元、6.4 亿元。
既然自营前置仓的模式导致门店成本过高,不妨继续采用加盟模式。业界中,三头六臂、快准车服等企业,都通过加盟获得了快速的扩张,无需在面临经营压力时大幅裁员。仅以自营和加盟模式的对比,目前看来快准车服和三头六臂的经营情况优于新康众。
既然前置仓无法通过便利的网点获得超额渠道价值,那就经营自有商品获取品牌利润。与其努力提高自有贴牌商品的销售占比,不如像三头六臂一样,基本只卖自有品牌商品,既可获取顶格毛利,同时也能沉淀品牌价值。
前置仓并非适合所有的企业,新康众未来路在何方?生意总需回归生意本质,并非所有行业都适合资本催熟,终究要经得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