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元朝特殊的语言政策,给了马可·波罗足够宽容的生活世界,这也意味着他和汉语世界的交集十分有限,自然在汉语古籍中难觅踪影。然而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为何对中国带有标志性的两样东西长城和茶却只字未提。
李治安: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其实是明长城,马可·波罗时期秦汉那时候的大部分长城都坍塌了。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时候还有另一类长城,就是金长城,金长城不在地上,是壕沟,挖个壕沟,比垒墙要简单得多,确实也能起到作用,也能起到作用。所以他记载了这种长城,尽管叫我们叫金界壕,应该叫金界壕,准确的名称是金界壕,但是有些地方也把它成为金长城,金长城。总而言之都是防御北方的蒙古草原骑兵的,所以它只记载了金界壕,没有提到秦汉长城很自然。
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学院教授):你好,你好。
克里萨(威尼斯大学教授):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了。
赵启光:很高兴在威尼斯见到你啊。
克里萨:谢谢,我也是。我知道那个书里面有一些矛盾,有一些他没有提到的事情,可是他没有提到的事情,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现在,在我们的想法里中国大概是末秦的中国,秦朝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也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所以我觉得,当然有的事情他没有说,他没有提到,说有的人批评他,因为他说他没提到茶,可是蒙古人不喝茶,或者他们喝茶的时候,跟汉人喝茶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启光:对对。而且这个书也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写。
克里萨:对,对。
赵启光:你写到美国的游记,也不一定非说他没有喝碳酸饮料。
马塞洛·不瑟甘(马尔恰纳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马可·波罗其实从本质上还是个商人,他游记里写的很多东西和商人的利益有关,大家对于他的经历到现在,还有很多争议,是不是来过中国啊?游记里为什么没提到中国最著名的茶叶呀等等,很多争议这些争议还是留给人们去讨论吧,这似乎永远是个话题。我觉得他终究是个商人,出生在一个经商的家庭,有上身的头脑,这影响了他的一生。从中国回来后,和一个商人家的女儿结了婚。所以我觉得,他这本书是一个商人写的旅行见闻。
解说:显然没有记载长城和茶,并不能构成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的理由,与之相反,马可·波罗记载的一些独特的历史事件,则完全印证了这本游记的历史价值。1282年3月的一个深夜,元帝国最重要的财政大臣,忽必烈的心腹阿合马被一个下层汉人武官,用铜锤砸死在皇宫内,关于这次刺杀,汉文记载寥寥,疑点重重。
李治安:但是这个在阿合马被杀的这个事件中,我们汉人的记载很少,汉人的记载很少,但是《马可波罗游记》中间对这个事件记载得非常生动。说当时的汉人在元大都,喊出一个口号,要杀掉一切带胡子,大胡子的人,杀掉大胡子就是以色目人为主,蒙古人也留一些胡子,但是汉人男人基本上不留胡子。所以这一点来说,这是可以看到当时元大儿的市民的舆情,就是当时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统治不太满意,所以就要以这个事件来表示反抗。确实在这次,确实闹得非常大,当时而且因为当时有一个高时尚和王著,是冒充忽必烈的皇太子,从元上都回到元大都了,然后把这个权臣招出来,招出来以后呢,然后用一个锤子把他打死。这个应该说是非常逼真的,非常逼真的,可以跟汉文记载相对照。
解说:在学界,质疑这本游记的主要依据在于没有汉文献能够支撑《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描述。这种质疑被著名史学家杨志玖先生彻底终结。他在翻阅《永乐大典》时,偶然发现了一段十分重要的信息。《永乐大典》得的《站赤》一书中记载了三位使臣将要出使的一段文字,杨志玖发现这三个使臣的名字和《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三个使臣的名字读音完全一致。原来马可·波罗记载这样一件不被正史记录的史实。当时统治波斯的君主因妻子去世,派遣三位使臣到中国来,请求忽必烈再赐给他一位王室女子。忽必烈赐给这位君主一位名叫阔阔真的姑娘,三位使者回国时因为知道马可·波罗一家熟悉路途,于是邀请他们参与护送。杨志玖发现两段文字,说的是同一件事,三位使者的名字完全一样。更让人惊叹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不仅记录了三位使臣的名字,还记载了其中两名使臣在回国途中因病去世的过程。这足以证明游记的记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