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天天快报的发展逻辑:用算法扎实做内容—建立订阅关系和粉丝关系—探索城市服务—超级内容平台。
新版的天天快报,与之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不同,天天快报团队做了好几个层面的大改动。
一个非常大的改动,就是把低栏原来第三个页面的“关注”改成了“发现”,里面有十分浓厚的“媒体气息”,内容和账号都是媒体推荐列表,这是给媒体专门开辟的一块信息流田地。
在推荐主频道的左侧,紧挨着放着“关注”,天天快报团队考虑到每个用户都有“关注账号”的习惯,用户对内容的稳定感和内容的触达度有偏向爱好,而这一设计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天天快报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理解用户,第二件事情是理解内容。
不论是用户关系还是订阅关系,天天快报越来越注重关系了,毕竟,只要关系在,就不缺内容,不过,如果能在拥有丰富内容的基础上把管理建立、运营起来,会锦上添花。
理解用户与理解内容
天天快报是伴随着企鹅号逐渐成长起来的。
在过去大概两年多的时间里,企鹅号从一个自媒体账号平台,逐渐成为公司级和行业级“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核心载体。
通过企鹅号,内容创作者生产的内容已经可以分发到天天快报、腾讯视频、微信、QQ、QQ浏览器、腾讯新闻、QQ空间、应用宝、NOW直播、全民K歌等十大腾讯流量平台。
一个更强大的企鹅号正不断向天天快报输送内容,不断将更多的用户引入天天快报,相互造血的能力有目共睹。
在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UC大鱼号的阵营竞争中,背后都是不同内容平台的竞争,不论是企鹅号,还是天天快报,它们都正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态和格局。
企鹅号的升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硬件改造”,而是更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升级,它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的核心载体,更是腾讯“大内容”生态的重要入口。这么一来,它在内容发布平台领域中的江湖地位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
天天快报正是接受企鹅号内容发布的一个重要平台,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做两件事情:理解用户与理解内容。
“过去的一年多里面,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技术的升级和完整的升级和产品的升级,过去的十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人均PV增长了接近一倍的状态。”腾讯兴趣阅读产品部总经理郑坚说。
11月初,天天快报发布了4.0.0版本,那个版本融合了技术团队、内容生态团队、推荐团队接近七个多月的内部打造和打磨,从UI层面、产品层面、推荐层面到内容组织架构,都有非常大的变化。
现在,天天快报已经到4.6.0版本,这些层级继续做了升级改造,不论是从理解用户层面,还是理解内容层面。
天天快报经历了两年多的升级,尤其在11月之前的七个月时间,天天快报进入到了快速升级的过程中,整个算法模型所使用的训练数据超过千亿规模,特征维度达到百亿级别,采用实时流分钟级更新。
用户本身就是一座活的金矿山
“Pony(马化腾)讲到我们整个行业未来的时候,他讲到未来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什么?就是在云端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和处理数据。” 郑坚说。
天天快报已经打通了从微信到手机QQ等各腾讯社交和资讯产品的用户行为喜好,“这些数据让我们对用户理解更深。”
这是腾讯天然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能成为“优势”的前提,是让大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否则,那些数据仅仅只是一个摆设。
天天快报把大数据变“活”了,“以前,天天快报可能知道你喜欢足球联赛,现在可能知道你喜欢的是曼彻斯特;以前知道你打的是王者荣耀,现在可能知道你具体打的是哪一款英雄。”
把用户行为和用户的消费场景结合起来,对具体和垂直的环境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一个相近值,把最可能接近你爱好的内容推送给你。
这种情况下,天天快报推出的文章会更频繁地越过用户在天天快报里接触的信息,推出用户想知道却又找不到的内容,打通“模糊兴趣”的隔膜,这种情况不仅给用户提供了“意料之外”的消费体现,而且天天快报在内容分发上也拓宽到了一个新阶段。
天天快报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跟企鹅号是非常密切合作的关系,二者一定程度上是互生互长的。它们一直以来都在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流量,第二是媒体的粉丝,第三是构建媒体的变现能力。
新版本上,这三块都有一些进一步的调整。第一块就是在流量上,随着个性化兴趣分发的产品成熟,天天快报已经不再满足于CTR导向上的流量分发,下一阶段,天天快报会重点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兴趣的拓宽。不能让用户住在“信息茧房”里,提升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密切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明年,做社交,将会是天天快报非常重大的工作。
第二块是推荐的精准度。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天天快报会花更多的功夫在算法和产品层面上。“我们希望用户在快报上花费10分钟或者20分钟阅读5-10篇文章的时候,他感觉更多的是他的收获,感觉到更多这是对的兴趣和对他知识的加深和扩展,而不仅仅是点击一篇文章。”郑坚说。
第三块是流量加深和提升用户和媒体之间更紧密的关系。长期以来市场上有两大类的产品,一类是以今日头条为主的纯个性化推荐,另一类是像微信、QQ这种,以订阅关系为主的产品。他们处于两个极端中,一端全部都是订阅关系,一边是完全没有订阅关系。
天天快报找到了平衡点,社交+订阅=粉丝关系,这既能够锁住用户对内容的兴趣,也能打造平台上新的社交关系和社交环境。
理解用户,就要让用户也活起来,而不是只是简单地给用户推送信息,把用户当成傻子。用户本身就是一座活的金矿山。
用户在乎有逻辑、有趣的服务
用户和账号的订阅关系、用户和内容生产者的粉丝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关系成为了天天快报理解内容非常关键的数据点。这也正是天天快报要花大力气去运营和维护着两层关系的重要原因。
尽管有很多技术来保障内容与用户的关系了,但如果发生了“意外”怎么办?天天快报设置的“用户反馈机制”这个时候就要站出来了。这个功能的设置和其他同类型新闻资讯app不太一样,在这里,能够看到用户反馈和产品经理的回复。
整个行业经过2-3年的野蛮生长,平台方发现,用户对于简单标题党低质量的内容越来越厌烦,但是如果好的机制、好的生态不能建立的话,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个产业并不会很好发展,最终用户并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产品形态上。
这才有了今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了“大鱼合伙人”计划,针对MCN机构推出对赌激励模式,年播放量达到约定数值即可获得100万元奖励;11月,腾讯企鹅号宣布“百亿计划”扶持政策,实施全新MCN合作计划;同月,网易号平台推出“MCN功能”,并开启各个垂直领域MCN机构的接入合作;12月,微博明年要拿30亿搞大MCN的平台行为和政策。
各大平台在内容领域的车轮战又开始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持续升级,图文视频等媒介内容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异化竞争空间了,怎么让用户继续留在平台上才是关键。
对天天快报来说,它的起步是算法,但是最根本的基因却是订阅关系,毕竟它拥有整个腾讯内容生态系统和社交生态系统作为背景支撑,所有的信息壁垒都有可突破的空间。
天天快报的内容孵化工程已经进入到下半场,垂直化用户粉墨登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如今的各种阅读应用,都在夸自己的算法,以及一掷重金抢内容,砸钱是没有错,可以在短期吸引良好的内容。
然而对于用户,在乎的是更有逻辑更有趣而贴心的服务。但是缺乏更先进的运营逻辑,就像有好牌也不会打,就算有好的内容,也无法抓住受众的心。
城市服务与超级内容平台
留住用户,就凭订阅关系和粉丝关系就能留住用户了?建立推出信息机制、不断砸钱就能留住内容生产者了?
这只是“留住用户”这项浩翰工程的四条路线,还有最为明显的一条路线需要进行维护和升级——打理天天快报这款产品本身的架构。
有没有发现,天天快报越来越不好好做资讯了?在天天快报里面,除了关于资讯的内容板块以外,还涉及了城市服务、商品购买、招聘、游戏购买、用户反馈等功能。
以城市服务为例,点击到“城市”栏目,会出现用户所在的城市,里面的内容包括了商品购买、交通出行、美食餐饮、二手物品等服务。“兴趣”导向的运营逻辑是一个产品经理最基本的职业常识,难道,天天快报想要把对用户的兴趣研究,从简单的资讯推荐,延伸到城市服务中来?
到这里,天天快报的发展逻辑路线出来了:用算法扎实做内容—建立订阅关系和粉丝关系—探索城市服务—超级内容平台。
前两个环节不难理解,就是做内容资讯,但是后两个环节呢?
“探索城市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线下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在纷繁目绕的app面前,如果一个功能强大的app能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就好了。
正如QQ和微信那样,聊天是基本功能,截图、打车、缴燃气费是加分功能,这些功能正是他们打造差异化的另一条路径。
今年,是平台差异化变小的一年,一个个巨型的内容平台正在中国互联网江湖中诞生,“新内容革命”已经改变了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的所有呈现方式,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机制,还在迭代的过程中。
2017年,是内容继续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大内容运动”影响的人群之多、范围之广、领域之深,不论是已经成型的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还是正在崛起的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都不会再“一心只做资讯”了。
他们的未来是“内容+N”的巨型平台,从内容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全面打造打造超级流量入口。这个“N”是社交、是电商、是技术,也是城市服务,也是有效的反馈机制。
钱也烧了,平台也搭建了,社交也做了,2018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全”,抢占“全”的市场,找出自己的差异化服务,显得格外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天快报的这场突围战还在继续,它所背负的重任在肩,与腾讯多个产品的互动,将会是明年更为耀眼的期待。来源:刺猬公社 | 石灿